在日前举办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,结构布局不断优化,规模稳步扩大、效益明显提升,扩大内需、带动消费、稳定预期等作用彰显。这显示出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、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。
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.95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4.59%;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.14万亿元,比2020年增长37.7%。到“十四五”时期末,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将超过5.0%,对内促消费稳就业、对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。
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三方面典型特征。第一,结构日趋优化,文旅商等业态融合加深。2024年,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.9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57.0%,产业结构向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益方向升级。“文物游”“非遗游”“博物馆游”持续升温。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利润率提高,2024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9.3%。
第二,科技创新引领,新经济新业态带动性强。文化装备生产、新闻信息服务、内容创作生产、创意设计服务等技术密集型、创意密集型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,同比分别增长11.2%、8.6%、8.4%和7.2%。其中,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广播电视集成播控、互联网搜索服务、数字出版、互联网游戏服务等16个行业小类发展更快,营业收入达6.6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4%。人工智能、5G、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,沉浸式文旅体验、数字阅读、云演艺等新业态不断涌现,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第三,产业反哺事业,内外双循环动力强。近年来,很多地区以文旅引流、创新升级推动地区经济发展,进一步反哺公共文化传承创新,形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促共进、共同繁荣的态势。比如,作为“文化+科技”的典范,国内超九成游戏产品在剧情、题材等设计中吸收了传统文化元素,带动年轻人争相追赶国风文化、探究历史传统;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.29万家,带动120余万人就业增收,传统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。传统文化借助数字内容服务、影视、出版、文旅文创等媒介走向世界的步伐也不断加快,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、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。
也要看到,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充分、不均衡等问题。部分企业仍集中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,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足,数字资源的挖掘和转化利用尚不充分;部分地区仍有文化强、产业弱的情况。2024年东部、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.8%和7.3%,而西部、东北地区则分别增长2.6%和1.8%,一些地方资源富集但开发不足,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转化有待加力。
文化产业是强国富民的关键领域,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利在当代、功在千秋。为持续发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、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,下一步应重点做好多方面工作。
推动各地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,迎接文化产业的“数智时代”。发挥文化强市、强县的示范效应,加大对西部、东北地区文化富集县市的产业开发和传承保护力度,推进文化数字资源开放共享。搭建国家级文化大数据平台,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深度融合,提升数字资源转化效率。
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升级。持续推动“文化+”在各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,持续加大文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,支持各地非遗工坊、文化馆、美术馆等与旅游场景结合。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,推广延时错时服务,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宽服务渠道,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覆盖率。
助力文化出海与国际文化合作。搭建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,简化文化产品出口审批流程,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力度,持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《刺客信条:幻景》游戏标准版售价49.99美元
,索尼官方PlayStationStore已放出游戏《刺客信条:...
小米太阳能充电方法专利公布,可用于终端设备
感谢IT之家网友西窗旧事的线索投递!,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...
创新争先凝心聚力——打造城建主力军
张家港市建筑工务处,自2005年成立以来,始终贯彻投资、建设、使...
进度再刷新!中铁十局承建茫油石公路主线沥青下面层
5月27日,由中铁十局七公司承建的茫油石公路路面沥青下面层摊铺顺...
在比亚迪汉DM上看大场面才过瘾 购买自主中高端B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四大智能技术加持,售价11.68万元起一汽丰田新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