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西藏定日县地震、四川筠连县山体滑坡等突发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凸显了我国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,也提醒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,容不得丝毫懈怠。
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灾害种类多、分布地域广、发生频率高、造成损失重。尽管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,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,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更多、能力更强、底气更足。目前,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一套涵盖监测、预警、救援、重建等多个环节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,各环节相互配合、协同作战,有效减少了灾害的冲击。
一方面,提升灾害预防能力。预防是最经济、最有效,也是最根本、最重要的灾害管理策略。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,坚持源头预防、关口前移,着力增强重大灾害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。通过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,精准制定防灾减灾措施,增强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强化风险评估、抗灾设防、监测预警、隐患排查,统筹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,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能力,推动灾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。
另一方面,提高灾害防御能力。持续开展城乡重要建筑、基础设施及房屋的抗震韧性评价和加固改造。2016年和2022年,青海门源先后发生6.4级和6.9级两次地震,尽管后一次震级更高,但倒塌房屋数量是前一次的5%,充分表明了房屋抗震加固的显著成效。同时,还要通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升防洪能力,强化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抗内涝能力,全方位筑牢防灾减灾的硬件基础。
据预测,2025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,极端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仍将延续。面对严峻形势,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好“两个坚持、三个转变”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,进一步实现防灾关口前移、减灾基础加固、救灾保障强化,以更加科学、精准、高效的举措,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堤坝,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索尼官方PlayStationStore已放出游戏《刺客信条: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西窗旧事的线索投递!,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...
张家港市建筑工务处,自2005年成立以来,始终贯彻投资、建设、使...
5月27日,由中铁十局七公司承建的茫油石公路路面沥青下面层摊铺顺...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